為推動農業生產提質增效,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日前精心選派23名專家組建農技專家小分隊,深入田間地頭,為各生產隊提供“一對一”精準技術指導。
記者走進呼倫貝爾農墾上庫力農牧場有限公司農林科技站,只見農技專家小分隊成員于春雷正手持放大鏡,仔細觀察培養皿中的大麥種子,并不時記錄數據?!胺N子是豐收的根基,這次發芽試驗就是要篩選出最適合本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品種?!庇诖豪滓贿呎{試種子幼苗培養箱溫度,一邊向圍在身旁的工作人員講解,“溫度、濕度稍有偏差,都會影響試驗結果,必須精確到每一個參數?!?
“以前播種全憑老經驗,遇到問題只能干著急?,F在有專家‘把脈問診’,心里踏實多了!”呼倫貝爾農墾上庫力農牧場有限公司第五連(隊)黨支部副書記徐喜龍深有感觸,“去年按照專家推薦的麥種和播種方案,我們在大旱年頭的作物產量依然穩中有增,實實在在地嘗到了科技種田的甜頭!”
額爾古納市積極與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、內蒙古農業大學等高校院所建立合作關系,同時整合本地農技力量,組建農技專家小分隊,通過“專家+農戶”“基地+示范”模式,將先進技術和理念送到農業生產一線。
“我們采取‘定點包聯+巡回指導’服務模式,每位專家負責3—4個生產隊,每月至少開展兩次現場指導?!鞭r技專家小分隊隊長丁繼偉介紹,“遇到病蟲害暴發、極端天氣等突發情況,專家24小時待命,隨時趕赴現場解決問題?!?
除了現場指導,農技專家小分隊還在品種選育、技術推廣上持續發力。他們在額爾古納市設立10個農作物品種試驗示范點,對小麥、大麥、油菜等30余個品種進行對比試驗;推廣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,實現精準灌溉施肥;引入生物防治技術,通過釋放赤眼蜂等天敵控制害蟲,使農藥使用量減少30%以上。
“今年額爾古納市推廣的保護性耕作技術,不僅提高了土壤保墑能力,還降低了生產成本。采用新技術的地塊,預計畝產將提升15%—20%?!鳖~爾古納市農牧局副局長胡格吉樂圖表示,“我們將進一步深化與高校院所的合作,建立長期技術幫扶機制,同時加大本土農技人才培訓力度,讓農技專家小分隊的服務更長效、更精準,真正為鄉村振興筑牢產業根基?!?
【 糾 錯 】 【加入收藏】【打印本頁】【關閉窗口】